電話號碼
密碼

海嘯背後

海嘯背後之理財定見的結構性破壞力8

何斯人

2009-03-16


  其實,胡亂放貸已經在全球達到泛濫的程度,根據美聯儲局的數據,僅在2004年,年齡在35-44歲之間的家庭中,有12%已至少負債兩個月,這個數字是2001年的兩倍,不過請記住,2004年的樓價還是在持續增長之中!

信販是主動非常去尋找潛在客戶的,約莫於10年前,第一美國銀行支付了美國田納西大學1,900萬美元,旨在獲得全部學生和校友的有關個人資料,包括了電話號碼、社會保險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住址等。

超前消費這種潮流文化,不知道是甚麼時候悄悄地進入我們的大腦裡並且扎起了根來,既成為了一種普遍而又很普通的事情。如果某天女友要求一起到紅十字會來捐血,我們可能還會猶疑一會,但如果女友說想申請多一張附屬卡的話,可能連考慮的時間都用不著便去答應。

「難道我們不假借貸嗎?」這種看似理所當然的質疑,除了體會出財務機構那股經年累月的「洗腦」成就外,其實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悲歌。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近期在金融海嘯底下,由其是當?控要供股的消息出來了以後,傳播媒介特別是電視上的財務公司廣告,反倒是顯得愈來愈積極!箇中道理也不用多說了,又是一個財務公司們的「獸獵」重要時刻吧?

我很懷疑以新債來還舊債這種飲鴆止渴式的方法,能令客戶產生甚麼樣的好處?這倒真有點像當年的列強,各出奇謀甚至大打出手好為爭奪中國龐大的鴉片煙市場那種情景!

近這幾十年,好像街道上的名車真的是多了很多,人的衣著也真的是光鮮了許多,出外旅行的人士比任何時候都要多,「擁有」物業的人亦比比皆是,無可否認這是一種社會富裕的表現,但內裡同時又有蘊含著幾多泡沫的成份?



相信大家都會明白,先使未來錢這種超前消費的習慣令到美國人不斷需要透支,接下來的透支便只是以債還債,財務機構的收入實際上並沒有新的增長。當客戶最後以債還債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時,財務機構跟客戶的處境便大同小異了!

當這些債項只能成為一大堆數字並顯示在財務機構會計總賬的應收未收項目(account receivable)之內時,這些應收而未收的賬項還是屬於正數,換言之在會計方面是以credit的形式出現在公司的總賬和年結(annual return) 之上。

97之前,斯人曾任職於某澳洲的機構,對於澳洲有一家非常積極進取的銀行,經常主動的去收買各種債項著實感到奇怪。當然,如果是銀行業內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斯人不過是大驚小怪了吧!








您可能感興趣的放盤
嘉悅半島

屯門

低層 2房

物業編號: AN240137

434

520

嘉悅半島

屯門

中層 2房

物業編號: AN243502

447

568

嘉悅半島

屯門

低層 2房

物業編號: AN246777

463

510

嘉悅半島

屯門

高層 2房

物業編號: AN241640

436

550

按這裡可以加到「我的收藏」
按這裡從「我的收藏」中移除